北美商业电讯

| 简体 | 繁体 | 2025年11月02日
+
订阅

必看!五招抓住美股“十倍股”

更新于2025-10-22 11:55

统计显示,在2000年至2024年的25年间,美国主要交易所共有464只股票实现了十倍以上的涨幅。

这些股票在美股中有一个专门的词汇:multibagger,即“多倍股”,指回报率超过100%的股票。该术语由彼得·林奇在其1988年出版的《胜人一筹:华尔街》(One Up on Wall Street)一书中首次提出,源于棒球运动,棒球比赛以跑垒员上垒的“垒包”(bags)或“垒位”(bases)来衡量比赛的胜负。

那么,这些十倍股到底具备哪些可识别的特征呢?

有研究显示,通过包含基本面、技术面和宏观变量的动态模型显示,十倍股并非偶然,它们遵循一套清晰的逻辑链条。

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市值是决定性因素。

研究发现,大部分十倍股在起跑时都是小盘股。小公司的市值基数低,成长空间巨大,这就是所谓的“低基数效应”。在样本的464家公司中,小盘股占比远超中大盘股。

此外,这些小盘股的账面价值与股价之间存在错配。随着盈利增长兑现,市场情绪修复,估值回归便成为股价上行的第一推动力。换句话说,价值修复叠加成长兑现,是十倍股的早期驱动因素。

其次,价值和盈利能力的组合是“黄金搭档”。

图片

高账面价值比(高B/M:公司账面价值相对市值高)和高盈利能力(ROE、净利润率稳定)的公司,更容易在长期跑赢市场。在研究的组合排序实验中,“小盘+高价值+高盈利”组合的年化超额收益率最为亮眼。

第三,自由现金流和投资模式往往被低估。

高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的公司更有可能成为十倍股,这意味着公司有真金白银可以持续再投资或回馈股东,而不是依赖融资维持增长。同时,资本开支模式往往与EBITDA增长相匹配,表现为“稳健再投资”。

第四,十倍股通常涨得快也跌得急。

通常存在“复杂动量效应”,即股价趋势极强,但经常出现快速反转。错过早期的最佳买入窗口,后续追高很容易被深度回调套牢。因此,节奏感和持有的耐心同样重要。

第五,宏观环境不能忽视。

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与十倍股的爆发周期高度相关。在低利率、流动性充裕的时期,成长型公司最容易获得估值扩张;而在加息周期,高估值成长股往往领先。

因此,投资者在美股寻找下一只十倍股时,可以优先关注小市值公司;确保企业既有价值优势,又具备盈利能力;筛选高自由现金流、资本开支合理的企业;结合宏观环境判断买入时点。

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不要被短期波动轻易洗出局。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北美商业电讯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评论
用户名: 登录可见
匿名
发表评论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