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商业电讯

| 简体 | 繁体 | 2025年11月02日
+
订阅

英特尔股价创1年半新高!但华尔街称其核心业务尚未出现转机

更新于2025-10-27 11:07

英特尔 ( INTC ) 稳健的第三季度财报一度支撑其股价上周上涨。但多位华尔街分析师表示,其关键的制造业务远未好转,这将对公司股价的长期走势构成风险。

这家历史悠久的芯片制造商——其CPU(中央处理器)用于数据中心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于上周四盘后公布了9月份当季的盈利和收入,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业绩显示,在美国政府、软银和英伟达对英特尔进行巨额投资后,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该股上周五盘前交易中一度上涨8%,但开盘后不久便回吐涨幅。当天股价收涨0.31%,报38.28美元/股,总市值1824亿美元,盘中一度创出一年半新高41.12美元/股。

伯恩斯坦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在财报发布后给投资者的报告中写道:“我们理解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想要取得胜利的愿望,但这场斗争远未结束。”

这是因为英特尔现金流流失的制造部门(该公司于2021年通过推出英特尔代工服务(IFS)向外部客户开放)仍远未实现盈利,而且它能否长期成功尚不清楚。

英特尔晶圆代工部门公布,截至9月27日的三个月,其亏损收窄至23亿美元,营收为4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该部门58亿美元的亏损有所改善。分析师预计,第四季度IFS的亏损将增至25亿美元,营收将萎缩至41亿美元。

该业务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吸引客户的大量承诺。拉斯贡表示,根据他的计算,该代工厂的收入中只有800万美元来自外部客户。

这个问题在上个季度凸显出来,当时英特尔澄清称,由于未能吸引英伟达和博通等外部芯片设计商,其最新制程18A将主要用于内部产品。展望未来,IFS将尝试利用其下一代制程14A吸引外部客户,这使得该制程对公司业务的成功至关重要。但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重申,公司只有在看到客户需求时才会增加14A的产能。

陈志勇在上周四英特尔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正在与潜在的外部客户接触”,并且“对之前的反馈感到鼓舞”。

但拉斯贡指出,“距离14A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英特尔制造业务面临的挑战正值其产品业务市场份额被AMD抢占之际。分析师表示,一旦短期炒作消退,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其股价面临失去动力的风险。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罗斯·西摩尔在上周五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虽然英特尔在短期内可能仍会受到事件驱动,有关代工合作伙伴、人工智能合作、新产品等的潜在公告将激发乐观情绪,但我们认为,最终回归对基本面的关注可能会对其股价造成阻力。”

英特尔辩称,鉴于全球大部分计算芯片都是由其竞争对手台积电在台湾生产的,其制造部门对美国供应链至关重要。今年8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收购英特尔9.9%的股份,这一说法得到了证实。

但其他人表示,台积电对美国新工厂的1650亿美元投资有助于降低供应链风险,这使英特尔的论点变得复杂。

花旗分析师克里斯·丹尼利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投资者认为英特尔的商业代工业务能够盈利,但我们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认为英特尔的代工业务比台积电落后了好几年。” 丹尼利曾表示,他认为英特尔应该剥离其第三方制造业务。

在新制造工艺推出多年后,英特尔在前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的领导下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通过“四年内推出五个节点”来赶上台积电并吸引外部客户。每个计划中的工艺“节点”都代表着新一代芯片制造技术。

该计划远未达到预期,英特尔股价在2024年暴跌。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和他的高管团队采取了更为谨慎的语气,阐述了英特尔在制造业和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战略。

在上周四下午的电话会议上,高管们承认18A的产量(即硅片可生产出的功能性芯片的百分比)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北美商业电讯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评论
用户名: 登录可见
匿名
发表评论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