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商業電訊

| 簡體 | 繁體 | 2025年05月12日
+
訂閱

WSJ:人民币尚難撼動美元王者地位

更新于2023-04-11 15:28

随着中國不斷推進人民币國際化,關于“美元霸權”是否受到撼動的議論之聲不絕如縷。

華爾街日報4月7日發文稱,美元的主導地位不會很快消失,雖然人民币的重要性可能會增加,但它也不太可能取代美元成爲全球儲備貨币——除非中國的經濟模式發生一些真正根本性的變化。

關于“美元爲王(King Dollar)”時代即将結束的預言時不時就會出現——通常是在制裁之後,比如目前對俄羅斯經濟的制裁。但到目前爲止,美元作爲全球貿易和儲備貨币的地位看起來仍然相當穩固。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盡管近年來美元在全球央行外彙儲備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總額的近60%,超過其他所有貨币的總和。

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主導地位也依然穩固。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全球約有一半的貿易以美元開具發票,遠高于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

報道稱,美元被用來結算不涉及美國公司的貿易,而那些非美國公司也使用美元進行融資。在離岸市場上,約有一半的跨境貸款和國際債務證券以美元計價。

根據BIS去年的一項調查,在所有外币交易中,88%的交易都是以美元爲一方。

不過,随着美國将美元的主導地位武器化,其他國家,特别是那些面臨美國制裁的國家,将試圖尋找替代方案。

中國的人民币,一個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的貨币,正是一個候選貨币。但去年,人民币隻占全球外彙儲備的2.7%。

報道認爲,人民币更廣泛使用的一個明顯但重要的障礙是,中國仍然有嚴格的資本管制,這限制了外國公司在與中國的直接貿易之外願意以人民币進行投資和借貸的規模。

考慮到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規模,中國或許可以用人民币來結算更多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但接受國也需要将自己的人民币無條件地投資到安全的地方,無條件且随時可及。

此外,報道認爲,中國資本市場仍在發展的現狀,以及對外國人直接在岸證券投資的嚴格規定,都是重大問題。

與許多發達國家的貨币相比,中國的離岸人民币市場規模也較小。人民币在投資用途上的更廣泛使用也可能給中國帶來其他巨大的變化——其中可能包括國内儲蓄率降低和人民币升值。

報道認爲,上述方向的改變将對中國當前的增長模式構成直接挑戰。中國目前的增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出口,以及人爲壓低的國内國有企業資本。

因此,報道總結稱,“美元爲王”的地位看起來仍然相當安全,至少現在是這樣。


聲明:觀點文章以及未署名美國商業新聞社爲來源的文章,均不代表美國商業新聞社立場,也不代表美國商業新聞社贊同該文,僅供讀者參考。

主編精選,篇篇重磅,請點擊訂閱“郵件訂閱

編輯:Vincy Lu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北美商業電訊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評論
用戶名: 登錄可見
匿名
發表評論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将網頁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