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商业电讯

| 简体 | 繁体 | 2025年04月25日
+
订阅

入境美国越来越难!超60项限制,违反将被原机遣返

更新于2025-04-09 15:13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4月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年2月至3月间,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JFK)累计拒绝329名持有合法签证的旅客入境。其中3月单月遣返194人,较2月的135人激增44%,创下近期单月拒签量新高。

这组数据不仅打破了 "持有有效签证即可顺利入境" 的传统认知,更标志着美国边境审查机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强化。

CBP特别强调,签证仅是允许旅客抵达美国口岸的旅行凭证,最终能否入境需通过口岸官员的现场审核。根据《美国移民与国籍法》(INA)第212条,健康问题、犯罪记录、国家安全风险、经济偿付能力等超过60类 "不可受理事由",均可能导致持签者被原机遣返。

更关键的是,第291条明确规定入境者需自行承担举证责任 —— 从面谈回答、行李检查到电子设备内容(包括已删除数据),甚至社交媒体记录,都可能成为CBP官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依据。

纽约地区CBP主管法兰西斯·J·鲁索强调:"我们严格执行法律,阻止任何试图规避移民制度的行为,确保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不受威胁。"

这场审查升级并非个别现象:洛杉矶、迈阿密、芝加哥等主要国际口岸,近期针对高风险国家旅客、学生签证持有者及具有特定政治背景人员的审查显著加强。

布朗大学一名黎巴嫩裔H-1B签证专家的遭遇颇具代表性:尽管仅在已删除邮件中发现与中东政治人物相关的图片,CBP仍以 "国家安全疑虑" 为由将其遣返,并列入 "永久禁止入境名单",甚至无视联邦法院的临时禁令。

这表明美国正将移民审查与 "潜在安全风险" 更紧密挂钩,即使未涉及刑事犯罪,仍可能触发拒签机制。

移民服务平台 "无限制移民"(Boundless Immigration)总结出三大易触发审查的风险点:

1、隐含工作意图:随身携带简历、面试邀约,或社交媒体中出现求职相关内容;

2、行程合理性存疑:短期签证未预订返程机票,或住宿安排、资金证明无法佐证短期停留目的;

3、签证类型与目的不符:持旅游签证却携带入学材料,或商务签证申请人未提供明确合作文件。

机构建议旅客做好三重准备:

1、面谈时保持陈述一致,避免使用“考虑留美工作”“可能长期居住”等模糊表述;

2、随身携带返程机票、酒店预订单、行程单等证明文件;

3、提前清理电子设备中与入境目的无关的敏感内容。

随着美国移民政策持续收紧,边境审查已从单纯的文件核验转向多维度风险评估。即使持有高含金量的H-1B、F-1签证,仍可能因社交媒体言论、设备数据等细节被拒。

旅客需明确:赴美旅行的核心是“合规性自证”,提前研读签证类别对应的法律要求,保持行程透明化,才是应对审查升级的关键策略。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北美商业电讯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评论
用户名: 登录可见
匿名
发表评论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