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商业电讯

| 简体 | 繁体 | 2025年04月29日
+
订阅

取代美国,中国纺织口制造商正在全球寻找新买家

更新于2025-04-28 12:18

Wang Chengpei经营着一家位于中国苏州的纺织公司,向生产工作服和运动服的服装制造商销售涤纶和尼龙面料。此前,他的公司约30%的收入来自销往美国的订单。

现在,由于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他大约三分之一的订单被搁置,他正在寻找其他市场。因此,他来到了印度尼西亚,希望能将产品卖给当地制造商。

Wang Chengpei说:“我们来这里是为了看看我们能否开拓新市场”,并弥补美国消费者的损失。

本月,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展览会上,Wang Chengpei展示了具有彩色图案、可阻挡紫外线的布料样品,希望它们能够吸引当地制造商生产适合印度尼西亚热带气候的服装。

由于白宫今年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关税,中国制造商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市场来销售原本可以满足美国需求的产品。

找到替代美国庞大消费者的市场并非易事。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美国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口商品的最大单一国家,去年中国向美国出口了约5000亿美元的商品,约占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15%。

牛津经济研究院发现,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中约有五分之一高度依赖美国。

据高盛估计,中国约有1000万至2000万个为美国消费者生产产品的就业岗位面临危机。

由于面临残酷的竞争和国内经济停滞,许多中国制造商别无选择,只能为其产品寻找新的海外市场。

中国计划刺激国内消费并支持受关税影响的行业,京东等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已宣布举措,帮助出口商转型到本地市场。

但中国家庭和企业的需求疲软。在经历了房地产市场下跌和经济增长放缓之后,中国人储蓄增加,支出减少。消费者价格指数持平,出厂价格连续两年多下跌,进口量下降,这反映出中国国内消费的低迷。

中国吴江市某纺织公司代表Qian Xichao表示,他第一次来印尼参加展会,因为中国国内市场形势严峻,工厂大量生产过剩产品,引发价格战,挤压利润。

“坦白说,就我个人而言,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走出去寻找新的机会,”Qian Xichao说。

安联表示,欧盟、英国、越南、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和尼日利亚最有可能吸收中国此前出口至美国的商品。该公司估计,未来三年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年增长率可能达到6%左右。

雅加达贸易展览会是印尼纺织服装行业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在名录中,中国参展商的数量是印尼本土制造商的两倍多。约有400家中国制造商入选参展名单,其中许多制造商表示这是他们首次来到印尼。

许多对美出口商品遭遇的冲击,正波及到生产用于服装及其他纺织产品的布料、线、纱及其他材料的中国制造商。雅加达贸易展览会上的一些中国工厂主表示,他们的部分生产已经暂停,并准备迎接订单进一步放缓的局面。

他们现在正在寻找新客户——而印度尼西亚拥有强劲的制造业和约2.8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前景看好。

鉴于特朗普政府提议对印尼商品征收32%的关税,低于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中国参展商也可以从印尼纺织品生产商对美出口的繁荣中获益。印尼面料生产商Fabriku的销售和市场总监马丁·苏坦托表示,他注意到来自美国市场的代理商的咨询量有所增加。

不过,一些制造商表示,从美国转而销售到其他地区可能并不那么容易。

展会上,许多中国制造商的展位与印尼参展商相比,人流稀少。一些销售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很少有路人驻足查看他们的产品。

一个中国参展商展示了厚棉和涤纶面料的样品,这些面料在印尼的气候条件下可能难以销售。

该公司经理Xi Ya表示,这是她第一次来印度尼西亚,她注意到当地买家更喜欢丝质面料。

“我们的产品可能不太适合市场,”她说。

许多制造商表示,鉴于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快速变化,他们不会做出重大商业决策。一些制造商也在探索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其他消费市场。

“我们对关税无能为力。我们必须等到关税稳定下来才能继续,否则你不敢冒这个险,”中国绍兴某纺织公司的经理Michael Wang说。

与此同时,印尼一家面料生产商的高管Sutanto担心,如果中国制造商将出口转向印尼,他们将面临来自中国大量廉价商品的竞争。

他说:“如果中国产品涌入印尼市场,那对我们来说就困难了。”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北美商业电讯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评论
用户名: 登录可见
匿名
发表评论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