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商业电讯

| 简体 | 繁体 | 2025年04月29日
+
订阅

意大利倍耐力决定剥夺中化集团控制权!以应对美国压力

更新于2025-04-29 16:24

在治理方面出现冲突之际,倍耐力董事会投票决定剥夺其最大股东中国中化集团对这家意大利轮胎公司的控制权。

倍耐力周一表示,董事会支持一项提议,即中化集团不再被视为控股股东,尽管该集团持有37%的股份,并出于监管目的被视为控股股东。

此前,倍耐力的治理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其中包括意大利政府对中国国有企业中化集团在倍耐力的股东权利施加限制。

倍耐力前首席执行官马可·特龙切蒂·普罗维拉是倍耐力的第二大股东,通过投资机构Camfin持有26%的股份,上个月他曾试图说服中化集团出售其所持股份,但未成功。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如果少数股东对公司具有主导影响力,则出于监管目的,该少数股东可被视为控股股东。

倍耐力今年曾要求意大利金融监管机构Consob澄清,在意大利政府两年前采取行动后,中化集团是否仍被视为其控股股东,但该监管机构表示,这一决定权在董事会手中。

该董事会决定得到了15名成员中的9名的支持,其中包括执行执行副董事长马尔科·特龙切蒂·普罗维拉(Marco Tronchetti Provera)和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卡萨卢奇(Andrea Casaluci)。

倍耐力表示,中化集团表示“对此决定感到沮丧并坚决反对”。

意大利和中国董事会成员之间已经存在分歧已有一段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战及其对倍耐力美国扩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

但周一的投票不会迫使中化集团出售其所持股份,倍耐力管理层承认,这只是“在公司治理根据美国监管限制进行必要调整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但并非决定性的一步”。

今年1月,华盛顿最终禁止中国自动驾驶系统以及与汽车互动的硬件和软件,例如蓝牙、WiFi 和卫星。

倍耐力的专有技术可以将轮胎传感器获取的信息与驾驶指令联系起来,这种技术在美国需求量很大,但该集团担心由于受到中国的控制,可能会被排除在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之外。

倍耐力董事会的决定是在罗马政府于2023年采取行动限制母公司获取倍耐力技术和数据之后做出的。当时,意大利政府还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无限期禁止中化集团任命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马尔科·特龙切蒂·普罗维拉此前在接受报纸采访时表示,倍耐力在美国投资遇到困难,因为其最大股东是中国国有企业中化集团(Sinochem Holdings)。当倍耐力与当地政府就在阿拉巴马州和弗吉尼亚州开展业务进行谈判时,中化集团所持的37%股份成为了一个障碍。

中化集团官网显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为中国国有企业,员工21万人。

中国中化业务范围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石油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八大领域,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设施,以及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旗下拥有1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倍耐力(PIRC.MI)即是其中一个。截至2023年底,中国中化总资产1.6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位列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54位。

倍耐力曾是世界第五大汽车轮胎生产商,现为第七,总部设于米兰,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22年,倍耐力在米兰证券市场上市。目前倍耐力已不单单销售轮胎,还涉及其他高科技领域。

2005年,倍耐力进入中国市场,建立了其在亚洲的第一个生产基地。2015年6月8日,中化集团以约77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倍耐力,成为其最大股东。

目前,中化集团持有倍耐力37%的股份,位居第一大股东,而第二大股东Camfin的持股比例为26.4%。

在2025年3月27日的董事会上,倍耐力要求中化集团将持股比例降至26%以下。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Camfin正考虑增持股份至29.9%。倍耐力此举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国日益严格的关税政策。

倍耐力在北美市场的收入占其全球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而其产品主要在拉丁美洲生产。面对美国可能实施的关税威胁,倍耐力计划扩建其在美工厂。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北美商业电讯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评论
用户名: 登录可见
匿名
发表评论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