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商业电讯

| 简体 | 繁体 | 2025年09月16日
+
订阅

美国百年巨头撤离中国,曾组建首家中美合资药企

更新于2025-09-16 14:06

又一家国际医药巨头最终作出了撤出部分中国业务的决定。

周一,据生物制药新闻网站Fierce Pharma报道,美国跨国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BMS)已签署协议,将出售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SASS)中所持有的全部60%股权,完成控股权的移交。这是该公司精简其中国业务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当日,中国媒体也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获得了对此消息的确认。

百时美施贵宝的这一动作,让人颇感遗憾。原因在于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在中国医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成立于1982年,距今已有43年的历史。

因此,这起股权出售也是一起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的事件。

本次出售之前,百时美施贵宝持有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60%股权,另外30%的10%的股权分别由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

百时美施贵宝发言人在一封声明邮件中表示,此次股权出售主要涉及在中国生产的传统药和消费类产品,并不会影响公司在中国的核心业务。

同时,百时美施贵宝对中国媒体表示,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始终如一,并将在公司“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继续投资中国市场,未来仍将致力于加速引入广泛疾病领域的创新前沿疗法,并全力提升药物可及性。

百时美施贵宝的股权出售预计不会扰乱其在中国的工厂运营或产品供应。百时美施贵宝同时表示,公司将尽力协助任何受此交易影响的员工,并将优先考虑在所有权变更期间实现“平稳且尊重的过渡”。

在买家方面,百时美施贵宝并未透露具体信息。但网上流传的一封内部邮件显示,高瓴资本吃下了所有百时美施贵宝出售的60%股权。

这个结果相信也是在业界的预料之中。高瓴资本是亚洲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曾投资百济神州和江苏恒瑞医药等生物制药公司。

国际药业巨头剥离中国传统药业务

据分析,百时美施贵宝之所以出售中美合资公司股权,目的是其业务重点转向中国的创新疗法业务,并将其与合资企业中的传统药品和非专利药品区分开来。

此前,百时美施贵宝也曾进行了一系列资产剥离。例如在2023年,百时美施贵宝终止了与百济神州的许可协议,该协议是其从新基(Celgene)手中继承的。百济神州将近2330万股股份返还给了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早在2014年,百时美施贵宝还将其全球糖尿病业务出售给了阿斯利康。

实际上,国际药业巨头从中国传统药品业务中撤离并不罕见。

2024年8月,全球生物制药巨头比利时优时比公司 (UCB) 宣布,将以6.8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在中国大陆成熟的神经病学和过敏症业务出售给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亚洲最大医疗保健专用资产管理公司CBC集团和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全球投资公司穆巴达拉(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

该交易涉及出售治疗癫痫、帕金森病、不安腿综合症、过敏的药物,以及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的一家制造工厂。

优时比首席执行官Jean-Christophe Tellier当时表示,此次交易的部分目的是让优时比能够专注于在中国推出免疫学、神经病学和罕见疾病领域的潜在创新药物。

这些典型的撤资行为反映了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的普遍趋势:过去跨国制药企业会倾向于保留中国的合资企业,通常包含多个老品牌,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制药企业将创新药物业务与较老、利润较低的品牌和非专利产品分离开来,一方面是将业务重心更加向创新药业务倾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回避风险。

另外,随着美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除了成品药物之外,一些美国制药商和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寻找能够替代中国生产、研发及原料采购的方案。

去年9月,《生物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该法案将禁止接受美国政府资金或合同的公司与中国公司开展业务。

名单上最大的中国公司是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它们为全球成千上万的客户提供研发和制造服务。据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最近的一项调查,近80%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至少与一家中国公司签约。

这一法案对美国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冲击最大,例如新泽西州的Amicus Therapeutics、马萨诸塞州的Kymera Therapeutics、加州的Vir Biotechnology等等。

这些公司目前正与美国生产合作伙伴合作,专注于内部开发和生产,同时也在寻找其他生产地点,并将把生产转移到中国境外或是寻找中国以外的材料供应商。

有业内人士警告称,这一法案会使得美国制药公司将资金从试验或研究转移到重塑生产之上,从而可能会造成药物开发成本更高或速度更慢。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因地缘政治问题失去中国承包商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整个业务。

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一直关注着制药公司向中国医疗保健从业人员行贿的情况。根据《反海外腐败法》,SEC将中国医疗保健从业人员视为外国官员。

2015年10月,SEC宣布已与百时美施贵宝就其行贿中国医疗保健从业人员达成和解,百时美施贵宝支付了超过1,400万美元的和解金。

此前,SEC曾与多家在中国运营的制药公司(如礼来、Biomet、 辉瑞和美赞臣等 )达成类似的和解,SEC的指控主要集中在这些公司向中国医疗保健从业人员提供礼品、旅行、娱乐或现金,以换取其开具药品处方或进入政府处方药名单。

具有167年历史,两家公司合并而成

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实际上是由百时美(Bristol-Myers)和施贵宝(Squibb)两家公司合并而成。

施贵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7年前的1858年。当时,爱德华·罗宾逊·施贵宝在纽约布鲁克林创立施贵宝公司,该公司在制药行业早期以质量控制和高纯度标准的倡导者而闻名。

美国内战期间,施贵宝公司是联邦军队的主要医疗用品供应商。

1905年,爱德华·施贵宝的儿子将公司出售,买家将公司注册成立。1944年,施贵宝在新泽西州开设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霉素工厂。

百时美公司方面,1887年,汉密尔顿学院两位毕业生购买了位于纽约州的克林顿制药公司,1899年更名为百时美公司。

二战期间,百时美为盟军生产青霉素。战后百时美生产民用抗生素,与施贵宝公司竞争。

1989年,百时美与施贵宝合并,形成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目前,百时美施贵宝总部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是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并长期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企业榜单。2024财年,该公司总收入为483亿美元,全球员工人数超过3.4万人。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生产多个治疗领域的处方药和生物制剂,包括癌症、艾滋病毒/艾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精神疾病。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与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和上海医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药(集团)总公司共同投资,于1982年10月14日成立,1985年10月正式投产,是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当时,跨国公司只能通过与中国国有本土企业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

据该公司网站称,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在上海拥有一座占地58,000平方米的制造工厂,负责生产抗生素、心血管药物、镇痛药和代谢药物。

主编精选,篇篇重磅,请点击订阅“邮件订阅

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北美商业电讯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评论
用户名: 登录可见
匿名
发表评论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